第一百六十七章 民城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大公无私谓之忠臣。

弄权误国谓之奸臣。

统筹有度谓之能臣。

得王恩宠谓之幸臣。

德怀众人谓之贤臣。

权倾朝野谓之权臣。

刚直敢谏谓之铮臣。

谄媚阿谀谓之佞臣。

姒禹望着眼前刚直敢谏的伯益,不禁想起舜帝教诲他的“八臣之言”。

舜帝平生最擅长的便是识人用人。舜帝少年在诸冯耕田时,当地人不再争夺田界,互相谦让。尧帝年事已高,欲选继承人,四岳一致推举舜。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、女英嫁给舜,考验他的治家能力;又让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,以观其外德;还让舜职掌五典、管理百官、负责迎宾礼仪,以观其能。舜帝都很好的完成了尧帝的考验,然后得以摄政。舜受尧帝禅让,登上帝君之位,选贤任能,举用“八恺”、“八元”等治理民事,放逐“四凶”,任命姒禹治水,完成了尧帝未完成的盛业。舜帝以德化天下,让华夏部落的部民都知明德的重要性。而这“八臣之言”正是舜帝一生识人用人的要义总结。在姒禹担任摄政君后,舜帝便将自己识人用人的“八臣之言”传给姒禹。

刚直敢谏谓之诤!

姒禹望着眼前这个刚直敢谏的伯益,眉头渐渐舒展,拱手行礼道:“伯益先生所言极是!姒禹不通城池营造,正要先生指点迷津。”

伯益上前道:“伯益率直,望摄政君宽宥。但臣有一言,禹城不宜大兴土木,应重民而轻君。”

姒禹道:“还请先生明言。”

伯益道:“摄政君以为,民与山河社稷孰重孰轻?”

姒禹道:“自然是山河社稷为重。”

伯益道:“若无民,山河社稷谁来保护?若无民,华夏部落何以兴盛?”

姒禹默然,沉思片刻道:“先生之意,这禹城该如何修建?”

伯益道:“不知摄政君要建王城还是民城?”

姒禹道:“不知王城如何?民城又如何?”

伯益正色行礼,阔步上前道:“王城者,九经九纬,覆压百里,征民数万,十年乃成。城高数十丈,路宽八丈,行人纵横,互不相碍。朱漆雕梁,白玉铺阶,青龙绕柱,黄金铸台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苑。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仰观苍穹,俯察万类。意气风发,长歌浩然充沛;气宇轩昂,雅乐播于四海。观斯王城,处天地之中,莅华夏之壤,群臣拱手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汉末浮沉书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带着AI去穿越 大唐: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 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 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 我一郎中,你跟我说是驸马? 我在红楼改气数 无敌县令: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二十年,扞卫天下 大唐:灵气复苏,全民修仙!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穿越原异界寻仙 行走在元朝末年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? 极品皇太子,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