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西夏灭国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太祖皇帝疑心极重,怕自己所作所为被后人仿照,也来个黄袍加身,夺走了赵氏天下。因而制定了诸多限制武臣权力的政策。其中之一,发生战事朝廷派遣文臣代替武臣统军作战,武将不可擅自统军。虽然有效限制了武臣叛乱,但让文臣统军作战与让武臣做文章有什么差别,不正是以己之短,攻彼之长?懂得作战的武臣无决策权,让不会作战的文臣掌控大军胜负,将士生死,能有什么好结果?也是守内虚外的政策所致,反正用兵多是对外,打不过便打不过,输了就输了,无所谓。只要于内避免了武臣反叛就达到目的了。如果太祖皇帝知道,后世要面临如此多的强敌,频受屈辱,家国沦丧,还会不会这般坚定?我想仍是会的。就如同太祖遗训后世子孙不许杀士大夫,为什么他自己要杀,还杀了不少,杀了必弃市。太宗皇帝也杀,一直到了仁宗皇帝才不杀了。仁宗之后的皇帝仍然在杀,不过极少极少,能不杀则不杀。但有宋以来,防备武臣的政策从未改变过。国家危急,依靠武臣浴血保国。国家安定了,兔死狗烹。这样严重的重文抑武直接导致了国家整体的软弱。

的确,没法否认,大宋是不幸的,生在了北方游牧民族崛起的时代。铁木真的蒙古铁蹄所向披靡,踏遍了目之所及的整个天下,改变了世界的格局。欧洲人将蒙古人称为第二次上帝之鞭。上次上帝之鞭是匈奴王阿提拉。阿提拉的大军击穿了东西罗马帝国,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灭亡,开启了欧洲近千年的黑暗中世纪。可匈奴是大汉的手下败将,几乎一败涂地。大汉与大宋面对的局势何其相似,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途。人们说起大汉,称为强汉。说起大宋,称为弱宋。如果真的是弱宋,为何能面对蒙古大军,独自抵挡了四十多年?最终天命难改,君臣跳海,宁死不屈。因为汉人的骨气不会因一时的失败彻底消失,刻在基因里的东西,世代相传,不会改变。就如同一个人睡着了,总会醒来。要是有个人能及时唤醒了沉睡的大宋王朝,哪里轮得上蒙古人肆无忌惮?他们会与当年的匈奴人一样,被迫进行民族大迁徙,远离华夏。不敢轻视了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。

赵盏希望能叫醒了沉睡的大宋王朝。他执政后,完全改变了以前的国家政策。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,上书言事人肯定不能杀,士大夫犯了死罪凭什么不杀?尤其贪腐,最不能容情。自古应对贪腐问题,高薪养廉和严刑酷法。两种方式缺一不可,要一同开展。如果像明朝官员那样的低薪俸,养家糊口尚且困难,贪了可以理解。朱元璋在那种情况下,依然要动用酷刑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带着AI去穿越 大唐: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 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 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 我一郎中,你跟我说是驸马? 我在红楼改气数 无敌县令: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二十年,扞卫天下 大唐:灵气复苏,全民修仙!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穿越原异界寻仙 行走在元朝末年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? 极品皇太子,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开局: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一剑九花